当前位置: 首页 > 正文
学院新闻
学制焕新・课程精研!文学院2025级文化创意与文化产业微专业开课,解锁文创人才培养新路径
2025年10月27日 18:55

秋意浸润校园,学风蔚然浓厚。2025年10月15日,文学院“文化创意与文化产业”微专业2025级正式开课,来自全校4个学院的41名学子怀揣对文创领域的热忱,开启跨学科成长新旅程。

本届微专业在往届基础上实现深度优化,学制精简为1年制,课程从8门精准压缩至6门,以“少而精、专而实”的定位对接吉林文旅万亿级产业需求,为区域文创人才培养注入新活力。

课程体系的“精简化升级”是本届微专业的核心亮点。据微专业负责人左雷老师介绍,课程调整紧扣行业痛点与学生需求,剔除冗余内容、聚焦核心能力,确保每门课都能直接对接文创产业实战场景。本学期率先开设的三门课程形成“理论+实践”互补矩阵:《文化中的商机——文化创意产业概论》作为入门课,系统讲解文创产业的概念、运行机制与商机挖掘逻辑,为学子搭建专业知识框架;《电商直播与短视频制作》全程实操,从直播策划、短视频剪辑到平台运营,手把手教学生掌握文创产品营销的核心技能;而《文化资源挖掘与利用》则创新采用“课堂+实地”模式,让文化资源学习跳出书本。

在《文化资源挖掘与利用》的课堂上,顾颉琛老师带领学生走进长春市水文化生态园,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地探索。学子们沿着园区内的历史水利设施、生态景观步道边走边学,观察资源的文化属性与开发潜力,围绕“如何将生态资源转化为文旅产品”展开头脑风暴——有人提出设计“水文化研学路线”,有人构思“水利主题文创周边”,还有人结合专业背景建议加入数字化导览功能。“原来身边的景观都是‘可开发的文化宝藏’,这种实地学习比课本更有冲击力。”课后,学生陈露分享道,“这门课让我学会用文创思维串联专业知识,未来想尝试‘新媒体+文旅’的跨界发展。”

除了课程升级,本届微专业还延续并深化“产教融合”优势。一方面,保留双导师模式,吉林省电影家协会副主席王福安等专家将继续带来产业讲座,并指导实战项目;另一方面,已与长春世界雕塑园、伪满皇宫博物院等6家单位建立实习基地,借鉴上海高校“微专业包实习”经验,让学生在毕业前就能积累真实项目履历。此前首届学员已有3个文创项目入围省级创业大赛,为本届学子树立了实践标杆。

当前吉林文旅产业人才缺口达3万人,长春大学文学院“文化创意与文化产业”微专业的学制与课程优化,既为学子提供了更高效的跨学科成长通道,也精准填补了区域产业人才短板。未来,微专业将持续紧跟文创新业态,以“理论扎实、实践过硬”的培养目标,助力更多学子在文化创意领域实现价值。

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