幸福是什么?对这个问题,每个人的回答各有不同。在长春大学文学院教师林海燕看来,幸福的定义就是做一名好老师,教好书育好人。
从教15年来,林海燕一直从事一线教学工作。她十分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,不断思考新的教学理念,努力提高教学效果,赢得了学生和同事的一致认可。
“课讲得特别精彩!”这是同事和学生对林海燕的一致评价。林海燕认为,教师要把每一节课视作自己的一件作品,而且每一节课都要当做“代表作”,用匠心来打造。在她的课堂上,知识从传授变成了交流与共享。自任教以来,林海燕年年教学综合测评成绩均为优秀,连续多年被评为长春大学最受学生欢迎教师、长春大学教学质量免检教师等,在全国首届高校教师微课教学大赛中,她获得了吉林省一等奖的殊荣。
作为长春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带头人,林海燕时刻考虑专业的发展问题。为了给本科生创造一个真实的汉语教学课堂环境,她创立了一个由中国本科生为外国留学生上课的“友谊课堂”。这样的课堂既解决了本专业学生实践的问题,又可以促进中外文化交流。每周三、周五下午,林海燕都带着学生进行课堂教学,其他同学随堂观摩,教师即时督导点评。课程结束后,师生共同研讨课堂教学方法,总结课堂教学规律,讨论教学得失。“友谊课堂”创立8年来,中国学生为留学生累计授课2300余学时,每一节课中都凝聚着林海燕老师的智慧与辛劳。
“作为一名教师,有责任心和爱心是重要的品质。”林海燕这样说。2008年初,林海燕和她的团队在原汉语言文学专业试验班的基础上论证申报“对外汉语”新专业,当年获得省教育厅批准招生。第一批学生入学恰逢林老师怀孕生产,为了不耽误新生入学的一系列专业教育,林老师整个产假只休息了28天就投入到工作中。2015年,林海燕分管学院教学工作期间,长春大学文学院合作企业在深圳投资建设剧场。他们从学院挑选了15名大学生参与开辟市场与文化产业经营。学生赴深圳之后,林海燕对学生的安全问题和实践效果始终放心不下,实习经费不足,她就自费去深圳踏查实践环境。看到学生们个个精神饱满、充满创业激情,她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。
为了促进视障大学生就业,长春大学普通话测试站每年要对近百名盲人学生实施普通话测试。2010年,林海燕作为普通话测试站站长,认真分析视障人士特点,编制了盲文试题库,安排了“团风”志愿者导考服务,使长春大学的视障大学生能够顺利考取证书。2016年11月,国家普通话水平智能测试系统才发布视障版,而林海燕的一系列举措,使长春大学的视障学生参与考试的机会比全国其他地区整整提前了6年。
“做教师是一件很幸福的事!”采访中,林海燕这样说到,“孟子说人生有三乐,我觉得幸福莫过于‘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’”。从教以来,凭借着对教育事业的一份热爱,林海燕取得了国家汉办对外汉语高级教师、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、国务院教学督导委员会、国家语委语言文字督导专家等荣誉称号,而她最在意的却是学生口中“林老师”这一称呼。“一名高校教师,应怀有化育天下英才之情愫,穷究学理术业专攻,以深刻的文化自觉、博大的人文关怀、高远的价值取向,创造性地通过教学来深度唤醒大学学子的自我实现需要。这个目标宏大却并不遥远,我愿为此奋斗终身!”林海燕说。
(文章出处:http://jlrbszb.cnjiwang.com/pc/paper/c/201709/02/content_36093.html)